筠溪小镇
设计说明:
本案研究范围位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划定的八片楔形绿地中三林楔形绿地的南侧,规划范围西至黄浦江,北至环南二大道,东抵浦星公路,南至浦东区界和云绵路,总面积317.36公顷。
三林环外地区滨江段具有发展为生态型的标志性节点的潜力,既要符合生态要求,又要为建成区提供良好的休闲服务设施,是东岸贯通23公里的终点,也将成为上海建设“特色小镇”的起点。
规划结构:
三林源之花——以鹭洲湿地作为润养筠溪小镇甚至整个地区的生态、生命和生机之源泉,正是承载和激活规划区内各类功能的“三林源”所在。
生态自然径——自然生态之功能轴线
历史文脉径——人文历史之公共轴线
东岸贯通径——滨江探秘之功能轴线
新江南水乡、全球城市的生态样板、世界级的湿地公园
林枕花溪,鹭回江南
溪前生——横塘纵浦万水潆洄
三林别称筠溪,横塘纵浦的格局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历史厚重积淀正是如今再兴小镇特色和新的时代水乡风貌的宝藏源泉。
筠溪今生——林枕花溪鹭回江南
当下特色小镇、城市双修、城市更新、生态保护等命题给筠溪这片土地描绘了充满想象力的未来图景。
筠溪来生——三生七世浮屠花开
立足于上海,基于三林塘自身的水乡基因,根植于地脉、水脉的场域空间梳理,蕴养文化内涵并赋予功能属性,再生城市空间格局和激励,是一次“中发心源,外师造化”文化与空间复兴。
功能策略:
基于小镇愿景,筠溪小镇中部建设世界级湿地公园--鹭洲湿地,形成区域生态涵养核心;南部重点打造筠溪老街,承载小镇新兴产业需求;西部盐黄埔江形成江湾景观带,与工业保留建筑相结合,打造滨江活力区;东部结合外环绿带建设,形成以林地为主的森林沼泽运动公园。
地形塑造:
规划周边均为高密度城市,尤其紧邻徐浦大桥,视线干扰和噪音污染都会影响湿地鸟类栖息地。因此在场地北侧和东侧构筑缓坡。
考虑到三林地区土质问题,必选多种工程方案,采用结构空箱的堆坡形式,配合地上功能,将公共通道、停车功能安排在空箱内。
水循环系统设计
基地内的主要河网包括主干河道黄埔江、次干河道外环南河、一级支河小黄埔,以及二级支河浦江河和老三林塘港。
基于本底调查对筠溪小镇规划范围内及周边河流水质的结论,在七个口门处新增水闸,内外水循环可分可合,汛期打开闸口排涝。
内部水系主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外环南河通过水泵抽水,进入水处理厂 ,为鹭洲湿地,筠溪老街提供水源。
湿地系统
筠溪小镇提供了多样化的湿地类型,包括江滩湿地(感潮型湿地);鹭洲湿地(湖泊湿地):筠溪老街鱼骨状水网(水乡湿地);老三林塘港(溪流湿地);水上运动园(森林沼泽地)等。
多样化的湿地为多样化的动植物的栖息提供生存条件,也为明确人类“受限的活动”范围,探寻人鱼自然和谐共处的“度”。
西望浦江,光影辉映,东观鹭洲,灵动生境